2022 年,上海科技大学李军研究员团队在Research Square 发表了一篇题为《Nonreciprocal Charge Transport in Topological Kagome Superconductor CsV3Sb5》文章,报道了超导 CsV3Sb5 薄片中强烈的非互易输运现象。 二次谐波电压主要源于涡旋运动的整流效应,是由面内和面外磁场明确产生的,其幅度与非中心对称超导体相当。
2022 年,四川大学肖丹教授团队在Sensors 发表了一篇题为《A Study on Double Inputs Direct Contact and Single Output Capacitively Coupled Conductivity Detector》文章,报道了一种改进的双输入直接接触单输出电容耦合电导检测器(DISODCD)。该传感器使用接触电极的双输入、非接触电极的电容耦合输出和锁定放大器测量来减少干扰噪声信号并放大增益。
2022 年,国防科技大学江天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石磊教授团队在R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acting plexcitons for designed ultrafast optical nonlinearity in a mono》文章,报道了室温下等离激元激子极化激元(Plasmon-exciton polaritons, Plexcitons)的超快非线性光学响应,并从实验上证实了激发光诱导的激子退相作用是这类特殊极化激元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物理机制。
2021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团队在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发表了一篇题为《A robust fiber-based quantum thermometer coupled with nitrogen-vacancy centers》文章,报道了基于金刚石中氮空位(NV)中心的量子温度传感器。
近日,由赛恩科仪团队首席技术顾问中山大学王自鑫副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密大带宽锁相放大器的研发及应用”获批立项
赛恩科仪双通道锁相放大器OE1022D被以色列维茨曼研究所应用在SQUID扫描显微镜测量中,维茨曼研究所已累计采购了十多台赛恩科学仪器的锁相放大器,该型号锁相放大器获得以色列维茨曼研究所的认可,具体见如下用户评价
Steve Mann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全职访问教授、国际公认的可穿戴计算创始人之一,被人称为“可穿戴计算之父”。
广州赛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从2021年9月开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专家全面、严格、细致的审核,公司各项审核项目均已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公司于2022年5月13日正式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概述】2017 年,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与刘灿华在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发表了一篇题为《Development of in situ two-coil mutual inductance technique in a multifunctional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文章,报道了多功能扫描隧道显微镜中原位双线圈互感技术的研制。

